病毒不是非生物也非生物!
据俄罗斯媒体2月10日报道,一种新病毒被科学家在巴西贝洛奥里藏特市的潘普利亚湖里发现,这种新病毒90%的基因组成无法识别,病毒被命名为雅拉(Yaravirusbrasiliensis)。
当中国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时候,非洲大国尼日利亚近期突然爆发离奇传染病,短时间内已经有一百多人被确诊住院,甚至造成至少15人死亡。
病毒,光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因为它可以感染几乎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命体。
全球主要危害人类安全的几种病毒。
埃博拉(EBOV,主要寄主为黑猩猩和大猩猩)
年8月26日首次于刚果(金)北边城镇爆发,埃博拉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56℃不能完全灭活,60℃30min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2min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去氧胆酸钠、β-丙内酯、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生物安全等级4级)年7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非洲国家刚果(金)爆发的埃博拉病毒疫情已经成为全球卫生紧急事件。
·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
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美国首次发现。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
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同时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比已知任何一种病毒基因都复杂。对消毒剂和去污剂亦敏感,0.2%次氯酸钠、0.1%漂白粉、70%乙醇、35%异丙醇、50%乙醚、0.3%H2O20.5%来苏尔处理5分钟能灭活病毒,1%NP-40和0.5%triton-X-能灭活病毒而保留抗原性。(生物安全等级为3级)
SARS病毒,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源头
年底,中国广东等地出现了多例原因不明的、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疾病,随后世界其他地区也相继发现这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此类疾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具有亲缘关系,但它是非常独特的一种冠状病毒,在年冬到年春肆虐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元凶就是这种冠状病毒,今年爆发的新冠状病毒也属于这一种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11日在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SARS生物安全等级为3级)。
SARS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及1%克辽林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病毒,这些病毒对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产生不同危害,这些病毒一直伴随整个地球上的生物进化的进化而进化。
关于病毒的起源关于病毒的起源,有多种多样的说法,但却一直没有定论对流感病毒于病毒的起源曾有过种种推测:一种认为病毒可能是从细菌退化而来,如由腐生菌→寄生菌→细胞内寄生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大病毒→小病毒;还有一种则认为病毒可能是宿主细胞的产物。这些推测各有一定的依据,因此病毒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是未定的。但是,不论其原始起源如何,病毒一旦产生以后,同其他生物一样,能通过变异和自然选择而演化。
巴西的新病毒,尼日利亚的新奇传染病,当下的新型冠状病毒,覆盖全球的病毒,还有多少病毒是我们不知道的,而我们又能采取什么措施去预防和治疗呢?
高速发展的人类社会,对地球自然资源进行大范围开发,使得人类更容易接触到这些自古以来就寄居在当地原生生物身上的病毒,全球日益紧密的联系,也让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更加严重。
近些年,地球环境的变化让这些病毒不断繁衍进化,同时也更适应了当下地球环境。近几年爆发的病毒疫情,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地球上其他物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蝙蝠、黑猩猩、果子狸、浣熊等诸多自然界中的生物用自身“封印”各种各样的病毒,原始的自然环境相对封闭也使得人类远离众多病毒的侵害,北极和南极的冰盖“镇压”着比人类还久远的病毒。没错,人类这一物种发展太快,太顺利,但是拥有智慧的我们并不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将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创造力用于维护地球生态的多样性和地球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