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探索: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致命性传染病。HIV重点攻击CD4+T淋巴细胞,人体免疫机制因此遭受严重创伤,淋巴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细胞功能受损以及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等病理表现层出不穷。此外,HIV非常狡猾,它可以复制自己的遗传密码并将其整合到人类遗传密码中,在此过程中还会发生病毒变异,可以说是非常难对付。
图片来源:UNAIDS
抗艾历程中的“精英控制者”
自年艾滋病首次被记录在人类史册,40年的抗艾历程中也出现了少数“天选之子”,学界称之为“精英控制者”,他们的免疫系统能够在不需要药物的情况下抑制HIV病毒,虽然这些人仍然拥有可以产生更多HIV的病毒库,但他们体内的免疫细胞杀伤性T细胞可以抑制杀死病毒,从而使得他们无需药物治疗。
目前,最为人熟知的“精英控制者”包括3个人:不经治疗而自愈的“旧金山病人”、经治疗后痊愈的“柏林病人”与“伦敦病人”。其中,“旧金山病人”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例不经治疗便能自愈的患者,麻省理工学院的YuXu教授研究团队在年8月26日将研究结果以“DistinctviralreservoirsinindividualswithspontaneouscontrolofHIV-1”为题发表于国际顶刊《Nature》上,在这项研究中,这位旧金山病人在超过23年的随访中从未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但在对其15亿个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检测时,没有发现任何完整的HIV病毒序列,他的免疫系统彻底清除了体内的HIV病毒库。而“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则是因为接受CCR5基因缺失突变的捐赠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而意外治愈艾滋病。
就在近日,科学家们再次将目光转向“精英控制者”,美国拉根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在《AnnalsofInternalMedicine》上发表论文,报告了全球第2例未经治疗实现清除性治愈(sterilizingcure)的HIV感染者,并将其称为“埃斯佩兰萨病人”,研究题目为“APossibleSterilizingCureofHIV-1InfectionWithoutStemCellTransplantation”。
根据研究介绍,“埃斯佩兰萨病人”于年确诊艾滋病,仅在怀孕时接受了6个月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年生下健康婴儿后就未继续接受治疗。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其血液和组织的大量细胞进行了分析,在对总计11.88亿个外周血单核细胞和5.03亿个胎盘组织单核细胞进行分析后,未检测到完整的HIV病毒序列,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该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已经消除了HIV病毒库,这种自愈被科学家们称之为清除性治愈或绝育治愈,而其中免疫机制还需进一步细致研究。
距离治愈HIV,我们走到哪一步了?
如今,全球已经出现了两例HIV患者自愈案例以及两例HIV患者经过治疗痊愈的案例,这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艾滋病,它真的是不治之症吗?目前,更多科学家愿意将艾滋病按照慢性病来对待,而治疗艾滋病的疗法也正经历着创新研发的变革。
此前,在HIV预防疫苗未研制成功的现状下,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therapy,ART)被认为是一种减缓艾滋病流行趋势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较低的药物依从性以及其耐药率的不断上升,ART疗法似乎陷入了僵局,更多长效HIV疗法以及组合疗法让艾滋病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年初,由全球制药巨头强生公司旗下杨森制药与知名艾滋病治疗企业ViiVHealthcare合作开发的Cabenuva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以取代传统的抗逆转录病毒方案,用于治疗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成人患者。这是FDA批准的首个针对HIV成年患者的完整注射方案,患者仅需每月接受一次治疗,就能达到抑制病毒的效果。这也是HIV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更便利的疗法的诞生。
随后,吉利德、默沙东等知名药企的长效HIV疗法布局也逐渐明朗。今年10月,吉利德和默沙东公司宣布即将开启一项II期临床研究,用于评估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受到病毒学抑制的HIV感染者中,每周一次islatravir/lenacapavir口服联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lenacapavir是吉利德潜在同类首创、研究性长效HIV-1衣壳抑制剂,islatravir(MK-)是默沙东的研究性核苷逆转录酶易位抑制剂,两者都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并且在独立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低剂量的活性,这支持将其开发为具有口服和注射长效制剂的研究性联合方案,其临床疗效需要进一步验证。
而针对lenacapavir的独立临床研究,吉利德在年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感染会议(CRIO)上公布了其2/3期CAPELLA试验的额外结果。新的中期疗效结果表明:在治疗方案有限且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难治性患者群体中,每6个月皮下注射一次lenacapavir,在26周内维持了较高的病毒学抑制率。在这项对CAPELLA持续维持期的分析中,评估了lenacapavir联合优化背景方案,自第一次皮下注射lenacapavir至达到第26周的受试者中,有73%(n=19/26)达到无法检测的病毒载量(50拷贝/mL)。
此外,新的HIV组合疗法也在进行中,同样在今年10月,默沙东宣布,创新核苷类逆转录酶易位抑制剂(NRTTI)islatravir与获批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doravirine构成的组合疗法,在HIV-1感染成人患者中进行的两项关键性3期试验获得积极顶线结果。两项试验均达到了主要疗效终点,在第48周时,无论与ART疗法组,还是BIC/FTC/TAF疗法组相比,doravirine/islatravir组合均显示出可比的抗病毒疗效。迄今为止,试验期间doravirine/islatravir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与既往报告的2期研究一致。
反观国内,针对艾滋病的疗法同样创造着新的突破,年7月21日,真实生物1类创新药阿兹夫定片获批上市,与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及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联用,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阿兹夫定也成为全球首款抗HIV双靶点上市创新药。根据药监局当时给予批准的评语,“该品种上市为HIV-1感染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阿兹夫定(Azvudine)是新型核苷类逆转录酶和辅助蛋白Vif抑制剂,能够选择性进入HIV-1靶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CD4细胞或CD14细胞,发挥抑制HIV、HCV、EV71等RNA病毒复制的功能。
除了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之外,在国产口服抗艾滋病1类新药方面,同样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