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艾滋病,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可能是“不治之症”“同性恋”“吸毒”等这些让人谈之色变的词条。
对于艾滋病,知则无惧,在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咱们就一起聊聊艾滋病神秘又腹黑的“幕后黑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1
HIV:高端腹黑的病原体
HIV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它的体量极其微小,直径约纳米。它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更精简,“家当”可以说是少得可怜。
那么问题来了:“身材”那么小,“资产”那么少,为何杀伤力还能那么大?
HIV的终身事业,是像特洛伊木马一样,侵入人体并在体内不断复制,最终摧毁宿主细胞。
HIV的杀手特性在于它的攻击对象是人体内的护卫队——CD4阳性免疫细胞群,从而瓦解人体防御及自检能力,致使被感染者机体门户大开、“内政”不稳。
如此一来,机会性感染和继发肿瘤的肆虐,终致“大厦”倾倒。
2
防不胜防也可防
HIV如此腹黑,如何才能预防?
直接接触HIV感染者的体液,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宫颈分泌液、乳汁等,都可导致HIV的传播。
而目前艾滋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性疫苗,因此节制性行为、伴侣忠诚是阻断性传播最有效的办法。
3
高危暴露,如何自救?
如果存在高危接触,或者怀疑自己有HIV感染,应该怎样来明确呢?
因为HIV感染初期症状并不典型,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室方法,来检测HIV抗体、抗原或核酸。
HIV侵入机体后到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是检测不出HIV抗体的。
采用不同的检测试剂和检测方法,检测出HIV的时间也不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三代检测试剂在感染后6周检测如果为阴性,可排除HIV感染,抗原和核酸检测有助于缩短诊断的窗口期至2~4周。
从感染个体角度
虽然尚无药物可彻底清除HIV,但早期进行有效的、高依从性的抗病毒治疗可减低病毒载量,维持免疫功能,甚至可达到近乎正常的预期寿命。
从防控角度
急性期感染者因其血浆和生殖道分泌物中高浓度的病毒是HIV重要的传染源,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显著降低人群的感染率。
因此,高危人群及早进行HIV筛查非常重要。
3
从容面对,积极治疗
确诊HIV感染,并不一定预示着悲剧的结局。
目前已有6大类30余种注册上市药物用于抗HIV治疗。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减低艾滋病相关疾病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同时在延长低水平病毒复制的时间及维持或重建免疫功能方面显现出了结果喜人的临床证据。
可以预测的是,随着对HIV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有疗效更加显著、毒副作用更小、服用更为方便的治疗药物或治疗方案出现,HIV感染的病原学治愈,是可以期待的。
本期专家
李赛
中国医院性病科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机制和免疫应答。熟练皮肤性病科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擅长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梅毒、生殖器疱疹等疾病的诊治。
快把我分享给身边的亲友吧!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总策划:王岽、董玲
原标题:《人类抗艾40年
凭什么它能轻易将人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