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随着今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终结不平等,终结艾滋病,终结大流行的发布,艾滋病的话题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眼前,一度觉得人们对艾滋是不了解的,甚至是恐惧的。那么,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究竟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该如何预防?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艾滋病究竟会引起哪些危害?
1.艾滋病会引起痴呆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是艾滋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艾滋病病毒(HIV)通过感染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穿透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引起单核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被活化侵犯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患者意识、行为和运动能力改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使用抗病毒治疗后,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发病率有所降低。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是基于典型的临床特征以及对HIV感染以外的其他相关情况或疾病的排除后使用国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痴呆量表进行筛查并完成诊断。研究发现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患者的脑内代谢变化可能与乙酰胆碱的活性的降低有关,通过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来抑制脑内胆碱酯酶的生物活性,增加乙酰胆碱递质的水平,可以减轻患者痴呆的症状,进而延缓其进展。
2.艾滋病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面对艾滋病我们是手足无措和惶恐的,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时,不必过分担心和恐惧,更不要因此就疏远和歧视他们,他们也是疾病的受害者,我们应该有义务关心和帮助他们,让这个世界不再冷。一起谈话,一起吃饭,一起洗澡,拥抱握手,咳嗽打喷嚏,共用游泳池,共用被褥,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劳动工具,蚊虫叮咬均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是怎么传播的?
1.性接触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我们该如何预防?
目前还没有治疗艾滋病比较好的办法,最重要的的就是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避免高危性行为,不卖淫,不嫖娼;禁止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使用安全套在性生活中;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不要擅自输血或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卫生用品。
#健康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