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红网医声」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卫生组织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于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意在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在地球上,平均每分钟都有一个孩子死于艾滋病,有超过万的儿童因为艾滋病而失去父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在全球居第十四位,更以每年百分之四十的速度递增。
当这种疾病真正走进大众视野,走近我们的生活时,你是否会感到一阵恐慌?是否会对身边携带艾滋病毒的群体投去异样的眼光?也许在你的心中,艾滋病会与不自爱、不检点、不正经等不好的形容词汇挂上关联,可大量对患病群体的采访显示,很多感染者的经历也实属让人深感意外。相信绝大部分人对于艾滋病的恐慌还是源于对此种疾病的认知不够深刻,那么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向大家全方位剖析一下这个人人谈之变色的“恶魔”。
首先,艾滋病是什么?
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细胞疾病感染造成免疫系统的渐进性衰退,从而破坏人体抵御某些感染和其它疾病的能力。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系指最晚期的艾滋病毒感染,出现20多种机会性感染或相关癌症中的任何一种就可确定。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交(经阴道或肛门)或口交;
2.输入受到感染的血液;
3.合用受到污染的针头、针管或其它锐器;
4.在妊娠、分娩和母乳喂养期间在母亲及其婴儿中间传播。
目前,青少年群体艾滋病感染率占比很高,年报告个青年学生的病例,其中大概性别比32:1,也就是说大部分都是男性。在这些病例报告当中大概有81.6%的感染是同性性传播引起的,所以青年学生当中的同性性行为传播还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