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据贵州省卫健委年12月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贵州从年发现首例病例以来,已累计检出艾滋病感染者6.8万例,现存活感染者4.6万例。新报告的艾滋病病例中,性传播占97%及以上。
和往年一样,贵阳市疾控中心的医生周健和袁飞他们出现在贵阳市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现场——贵州医科大学大学城校区,这是袁飞参加12.1宣传的第19个年头。
周健和袁飞正在回答网友提问
检测结果告知必须是面对面周健,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防科科长、主任医师,从贵阳市皮防所到如今的疾控中心,从事艾防工作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在贵州医科大学的活动现场,周健正在给一位参与现场宣传的人讲解相关防艾知识,只见他面带微笑娓娓道来,看上去充满活力。“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艾滋病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其实不然。”周健说,早在年,贵阳就发现了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对前来咨询、要求检测的人群,我们一般会首先会问他们遇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要来做检测,然后简单地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再根据他们的讲述,帮助分析是否存在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对符合检测条件的进行有效信息登记,提供免费、保密的自愿咨询检测,对所有初筛HIV抗体阳性者,再进行确证实验。”周健说。曾经有一位咨询者,担心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到贵阳市疾控中心检测。经过检测确定他并没有感染,但他坚持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三天两头打电话到疾控中心咨询,还说疾控中心不负责任。周健等工作人员耐心地给他解释,作为疾控部门,不会不管一个感染者,但也不会轻易给一个人下结论,每确证一例感染者,都非常慎重,因为结果关乎一个人的一生。“即使是初筛阳性,工作人员也绝对不会简单地电话通知感染者。”周健说,对本辖区发现确证试验阳性的报告实行网络直报,是通过专网上报的,只有有权限的工作人员才能上报并查阅信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感染者隐私。结果出来后,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感染者本人到疾控中心进行面对面告知,而不会通过电话或邮件的形式。
防艾医生们
身体有症状了才想到去检测时间回到3年前,年的夏天,在贵阳市疾控中心皮防科办公室里,一位十六七岁的小伙子满脸惶恐。“医生,你一定要救救我,救救我啊。”没等周健反应过来,年轻人扑通地跪下了。周健赶紧扶起眼前这位一脸稚气的小伙子“不要急,你起来慢慢讲。”从交谈中得知,眼前的年轻人,是一名就读贵阳市某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他有一个年纪比他大两三岁的网恋对象,对方提出见面,还给他买了很多礼物,他不好意思推脱,跟对方在学校不远的酒店开了房……等到第二天醒来时,他准备离开了,对方背包里一张白色的纸张引起了他的好奇,抽出来一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确证检测报告单几个大字,如同一发发重炮把眼前的年轻人吓蒙了。他在网上搜索到了疾控中心,就把这里当成最后的救命稻草,才有了皮防科办公室里的一幕。“很多时候都是发现身体有症状了,医院、小诊所看不好,医院检查,结果常常都是不好的,部分感染者发现较晚。”周健如是说。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检出抗体阳性,这个时间间隔越长,就意味着在这期间,一个感染者在没有药物治疗控制的情况下,病毒会在身体里不停地复制,对身体造成伤害。最初感染者可能一无所知,但在这个期间,就极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他人。但是要找到潜在的感染者,并不容易。现在通过国家实施的扩大检测策略,对主动发现感染者能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活动现场
歧视会对感染者造成二次伤害袁飞也是贵阳市疾控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从事防艾工作已经20多个年头,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袁姐。年,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的袁飞加入到当时的贵阳市卫生防疫站。她与艾滋病感染者的首次接触,是跟着老师去贵阳市一个戒毒所告知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时候,虽然社会包容度有所改观,但还有不少人依然将艾滋病视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即使一些医务人员,也心存顾虑和恐惧。那时候国家还没有开始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这个病一般有7至10年潜伏期,你出戒毒所后要注意营养和锻炼,健康生活。”看着老师仔细地给感染者做解释,临走时还握了握感染者的手,袁飞对老师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也为她今后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打消了顾虑。“艾滋病患者都担心被歧视,所以会对外隐瞒自己的真实病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有时候要远远大于疾病本身给他们带来的痛苦。”袁飞说,一个人如果说出来自己得了艾滋病,很有可能没人关心反而会歧视他。这些感染者无处倾诉心中的痛苦,生活中遇到苦难也难以启齿,他们中的一些人,往往就会选择逃避甚至消失。有时候,一个温柔的眼神,对感染者也许就是最大的鼓励;一次温暖的握手,也许就能把感染者拉回到原本的生活中来。
发放资料
宣传方式多样化促进主动检测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在青年学生人群中上升较快,但调查发现,他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却是一知半解,大多数人没有检测意识。年2月,贵阳市疾控中心HIV确证实验室建成了,可以独立完成艾滋病确证实验,但如何让更多的人能主动来做检测,又成为需要突破的难点。当时,为了解贵阳市重点人群中的艾滋病感染状况,她和同事们一起,带着采样工具,深入酒吧、戒毒所、建筑工地等采样。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相对比较集中,前往贵阳市几个连片的工地内对工人进行采样也是工作任务之一,但对于艾滋病检测,工人们不理解甚至有些抗拒,她和同事们就反复对工人们说“疾控中心是来给大家做免费体检,是对大家身体健康状况的关心。”检测的队伍才渐渐排了起来……为了让更多有需要的人接受检测,袁飞和同事们到贵阳市的酒吧、夜场、KTV、洗浴中心等娱乐场,耐心动员重点人群接受检测采样,还把印有疾控中心联系方式的扑克牌、餐巾纸等进行发放。这样做有没有效果?同事们也曾经提出疑问,“那些地方灯光昏暗,人员嘈杂,有多少人会看到和在意?”有一天,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出现在疾控门诊。袁飞在做咨询时问他是怎么知道来疾控中心的,他说是看到了疾控中心印在纸巾包装上的信息。想到和同事们的努力宣传有了效果,袁飞很开心。随着近些年来宣传力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艾滋病检测,周健回忆起这几十年的变化,“以前有人来做检测,好多都是带着墨镜、帽子,进办公室还要左右观察,一定还要把门锁上。”现在随着检测渠道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各级疾控中心、医院、公益组织等机构获得检测咨询,大大方便了咨询者。
前来咨询的人们
早检测早治疗正常生活可期只有预防,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艾滋病的感染;只有早检测、早治疗,才能把艾滋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这是周健始终坚持的。现在推荐的暴露前后预防,给预防艾滋病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途径。“我们希望每个人都学会保护自己免于疾病的侵害,近年来随着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最简单的就是在每一次性行为当中正确使用安全套,如果遇到问题,也应该第一时间来专业机构咨询。”周健说,感染者最终接受被感染的现实,需要一个较长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感染者也会面临各种困难。时间长了,感染者最信任的也是我们,有什么困难,他们更愿意来找我们。
“其实,几乎所有的人听到自己被确诊后,都感到难以接受,悔恨、绝望,情绪会非常激动。这个时候,防艾医生就要在短时间内给予他们安抚和及时的心理疏导。”周健说。
“毕竟这个结果,有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袁飞和同事们看来,当面告知也需要有一定技巧。袁飞会给他们一个情绪缓冲的时间,待情绪稳定之后,再告诉他们一些艾滋病防治常识,以及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什么、怎么防止家庭中传播,并告知他们要配合疾控随访,如果不配合会带来哪些危害,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如果不管他们,他们有可能自暴自弃,甚至有可能去危害社会,”周健告诉记者,防艾医生要给患者以鼓励,让他们有活下去的勇气、不要自暴自弃,并告知他们会完全为他们保密,讲明感染不代表已经发病,如果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还可以延缓发病、延长生命,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他们仍然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外表与正常人无异,决不能从一个人外表是否健康来判断其是否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但属于可防、可治的疾病,一旦怀疑,应立刻寻求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接受抗病毒治疗控制疾病发展,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国家对个人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信息保密。各地疾控中心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提供艾滋病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也提供检测服务;部分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的社会组织可提供检测咨询和转介服务。符合以下条件,建议及时去接受HIV相关检测:1、性生活比较活跃、没有固定性伴侣、静脉注射毒品或者有男男性行为等易于感染艾滋病的人群。2、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或暴露于病毒的历史,如不安全性行为史等。3、推荐所有孕妇均应进行HIV检测。4、对于从未进行过HIV检测的人,推荐体检时接受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的筛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欧阳蔚华
编辑王浩编审李中迪钟俊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