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世界艾滋病日,关爱不恐艾这些谣言,千万
TUhjnbcbe - 2025/4/9 23:36:00

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传主题是“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

自世界首例艾滋病感染者确诊至今,人类一直在与艾滋病进行斗争。对于艾滋病,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预防它。

节日简介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够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甚至会导致死亡,这是当前最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

短短3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据联合国统计,截至年,共有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万人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我国,截至年10月底,共检测2.3亿人次,新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1万例,新增抗病毒治疗12.7万例。

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年,全球卫生部大臣在关于艾滋病预防计划的高峰会议(WorldSummitofMinistersofHealthonProgrammesforAIDSPrevention)上提出一个设立世界艾滋病日的建议,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由于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病例是于年12月1日诊断出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从此,这个概念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采纳。

哪些行为会感染艾滋病?发生高危行为如何检测?能否补救?

1、我会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三种,分别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目前我国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经性传播,所以如果跟不知道艾滋病感染状况的人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就有可能感染。特别是男性和男性之间发生的无保护的同性性行为,感染的风险会更高。

由于《献血法》的出台,以及医疗卫生部门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在正规医疗机构输血、手术、注射、有创诊疗等等都是非常安全的。血液传播最主要的风险是通过注射吸毒,特别是跟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在不正规的、没有规范消毒措施的场所纹身、穿耳洞,或者和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也会有较低的经血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感染HIV病毒的孕妇如果不接受规范的母婴阻断,也有可能传播给胎儿。

除此之外,跟艾滋病患者普通的接触,比如:一起工作、学习、游泳、吃饭、拥抱,甚至共用马桶,都是没有问题的。

2、我马上就想检测,去哪里?

有一部分朋友发生了高危行为,那就需要做检测,毕竟,只有检测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有的朋友发生高危行为后不久就急着要去检测,这是不太科学的。

什么是艾滋病检测的“窗口期”?“窗口期”是指从艾滋病毒侵入机体到血清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出之前的时期。听起来绕口,但只需要记住:要做检测,需要在最后一次高危行为之后4-8周。在“窗口期”这段时间,能做的就是放平心态,这段时间也不要再跟其他人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怎么做一个快速准确靠谱的艾滋病检测?可以有很多种选择:

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可以提供艾滋病检测。

医院这些专业医疗机构提供的一般是血液检测,准确度高,出结果快。

如果您还觉得不方便或者不愿意面对面检测,我们也提供了更多选择:您可以通过社会组织、自助服务机或者网上预约获得检测服务包。只要按照说明书的指导,自己完成尿液采集,然后寄回到专业的实验室,3-5天之后就可以在网上匿名查询结果啦。

目前市场上也可以购买到自检试剂,由受检者自己完成检测。

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自检结果是阳性,可不一定表示您一定感染了艾滋病。这时,您需要尽快到专业机构接受进一步的确证检测,他们也会同时给您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支持性服务。

3、事后我越想越害怕,还能补救吗?

艾滋病暴露后预防以往主要应用于特殊职业人员,比如:人民警察、医护人员等,而且预防效果非常好。

现在,这项服务也被应用到了其他人群中。

如果发生了高危的性行为、遭受了性侵害或者被不明来源的针刺伤,请您先不要过分慌张,应尽早进行暴露后预防来降低艾滋病感染的风险。一旦发生了高危行为,越早进行暴露后预防、效果就越好。有研究显示,在两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成功率可以达到99%。

如果真的需要进行暴露后预防服药,最好在24小时以内完成,最迟也不能超过72小时!

艾滋病暴露后预防药物都是处方药,服用前需要进行专业的风险评估,而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您有需要,请到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获取。

这些谣言,千万别信!

1.被针扎会得艾滋病?

如果被带有患者血液的注射器针头、图钉、细针等扎中,感染艾滋病风险几乎为零。这是因为针头能带上的血液很少,艾滋病病毒无法达到足够数量,并且艾滋病毒无法在空气、水和食物中存活。被针扎应及时消毒,不必恐慌。

2.蚊虫叮咬会得艾滋病?

蚊子不会把吸进的血液吐出来,而且它吸入的血液远远达不到导致感染的量。此外,艾滋病毒在蚊虫体内不能生存,所以艾滋病毒不会通过蚊虫途径传播。

3.艾滋病患者不能生孩子?

患者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规范服药,能够使病毒的复制几乎检测不到,而且药物对胎儿的发育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年轻的女性或者男性被病毒感染以后,是可以结婚的,也可以生健康的孩子。

4.试纸可以检测艾滋病?

市面上的一些检测试纸只能做初步了解,不能作为确诊依据,要到正规的医疗单位检测艾滋病毒抗体是否阳性,在此基础上检测有没有病毒复制,再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下结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艾滋病日,关爱不恐艾这些谣言,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