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这些知识必须了解
TUhjnbcbe - 2025/4/6 18:21:00

今天(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

“共抗艾滋共享健康”

今年7月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

《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危急关头》

报告显示

尽管拥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及机会性感染的预防、检测和治疗工具

但年仍有65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约有万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

比全球目标要多出万例

什么是艾滋病?

它有哪些传播途径?

又该如何预防呢?

对于艾滋病有哪些误区?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该病的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以下简称HIV),亦称艾滋病病毒。

该病毒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被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终引起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发生,危及生命。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HIV的传播途径有三条:

一是经性接触传播,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二是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制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等。

三是经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病毒通过胎盘、产道和乳汁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如何预防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要做到:

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及常见传播途径;

远离毒品,抵制毒品,避免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引起的传播;

避免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如果发生了高危行为要进行自我筛查;

HIV感染者的配偶或性伴侣、有不洁性行为者等艾滋病高危人群,要正确使用安全套,采取安全性行为,医院进行HIV感染筛查等;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关于艾滋病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感染“HIV”等于宣判死刑

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一旦感染HIV,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到9年。现代医学已经有许多有效控制艾滋病的方式。

误区二:蚊子叮咬就会传播艾滋病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产生“蚊子叮咬传播艾滋病”的误解。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因为蚊子在叮咬的过程中,只会将其唾液注入人体的皮肤里,而不是将其吸到的血再注入第二个人身上。而且艾滋病传播是需要达到一定量的病毒,才能使其感染。单纯通过蚊子叮咬或吸血这种方式是无法导致健康人患病的。

误区三:被“艾滋针”扎一下就能染上艾滋病

有网民发文称自己在某商场被人用针头扎伤,担心感染艾滋病,医院进行检查并服用了艾滋病阻断药。据通报:该网民与他人手部有轻微触碰情形,对方手上并未持有针筒等可疑物品,排除有人故意针扎路人传播艾滋病的情况。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这些知识必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