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冠新药获发明专利
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说明书显示,10uM(微摩尔/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倍数为倍。
倍,这个数据代表着什么?
专利发明人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教授在采访中表示,“这个数字通俗地讲,可以理解为不用千金藤素药物时如果有个病毒,在用10微摩尔/升千金藤素药物的情况下,病毒数将只有1个。也就是说,很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扩增和传播。”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童贻刚表示,从目前的研究数据看,该药物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在所有人类发现的新冠病毒抑制剂中排名靠前。美国学者此前也在《科学》发表论文证实,千金藤素的数据在其研究的26种药物中数据亮眼,而且优于已经获批上市的瑞德西韦和帕罗韦德。
目前,已经有加拿大的一家医药企业与美国FDA接洽开展千金藤素的新冠肺炎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预计该临床试验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
“我们国家最先发现千金藤素抗新冠的效果,研究也受到了科技部、北京市、教育部等多个项目的支持,我们希望能尽快开展临床试验研究让科技成果落地、切实用于抗疫。”童贻刚说,此次专利授权将助力开展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
张文宏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近期,除了新冠药物取得突破性进展,张文宏团队在新冠疫苗方面的研究上也取得了最新成果。
研究进一步证实,对于适宜接种的人群,推广疫苗加强针注射仍然是预防SARS-CoV-2传播,特别是应对奥密克戎株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适宜接种的人群,进一步提高全程疫苗接种及加强接种比例十分重要。
研究发现,接种了两针灭活疫苗的受试者,对奥密克戎株的抗体滴度水平较原始株下降至少5.3倍。四个亚型的假病毒实验评价显示,针对BA.2的中和抗体滴度与BA.1相似或低于BA.1。在第三针同源(灭活疫苗)或异源接种后,抗体滴度显著升高,抗体阳性率达到至少75%。
早在年12月,张文宏团队和王鹏飞团队均在两针灭活疫苗和三针同源/异源接种的血清样本中评估奥密克戎BA.1株的中和能力,研究发现,两针灭活疫苗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抗体滴度下降较为明显,中和抗体滴度下降至6.04,较原始株降低了约10倍。无论是何种类型疫苗第三针加强后(灭活疫苗或重组亚单位蛋白苗),血清标本对奥密克戎株的中和抗体滴度阳性率均达到了%。
奥密克戎株疫情虽然较原始株及德尔塔株的病死率及重症率有所下降,但仍可导致高龄人群或免疫缺陷人群重症率的增加。因此,对于适宜接种的人群,进一步提高全程疫苗接种及加强接种比例十分重要。
宝爸宝妈们,本轮疫情终于见到了曙光。在疫上海情最后攻坚时刻,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城市家园!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新闻晨报,中国青年报等声明:本文转载自